太极历史文化哪里寻根?探秘发源地河南温县
陈家沟位于河南焦作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距焦作市区40公里。已经开发的景点有反映博大精深太极拳文化的太极拳祖祠、陈家沟武术馆、杨露禅学拳处及祖林、牌楼等40多个。
太极拳祖祠
建于2000年,占地近2000平方米。主要由山门、东西碑廊、拳谱堂、东西配殿、祖师堂和祭坛组成,是纪念太极拳祖师陈王廷和历代太极拳大师的武林圣地。祖祠山门建筑别致,两侧分别为河洛太极图和伏羲太极图,它们演绎着太极图说与太极拳理之间极其密切的内在关系。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系辞上》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标志宇宙本原及其无限性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人们对太极的含意及其奥秘不断进行着反复、深入的探讨。无论河洛太极图还是伏羲太极图,都以简洁、对称、形象、旋转的图形,表达了复杂、深奥、抽象、基本的人类智慧和知识。中国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出“人人有太极,物物有太极”之说,究竟人体内的太极何在?从气功的角度来看,是指道、心,即人的思想意念,同时,也可理解为气。气的运行规律就是道,就是人体内的太极,人们可以感知。陈王廷正是在潜心研究太极原理之后,才创造出了集技击、健身、养生为一体,运行人体气道的神秘武学——太极拳。
碑廊为太极拳祖祠的重要组成部分。靠东西院墙做单坡民顶碑廊,砖砌廊柱。廊房檐高27米,进深27米,面阔七间六柱计28米,每柱一字,分别为:端、敬、公、正、仁、义、浩、勇、忠、信、诚、德。亭下排列名人纪念碑和功德碑20余通。廊房两端做半亭,半亭面阔54米,进深36米,内安置有各类碑刻,主要是当代太极大师为纪念太极先祖捐刻。碑刻由当代书法名家篆写,著名碑刻家雕刻。均为诸家弟子为自己的恩师们勒石敬立的功德纪念碑。
拳谱堂坐北朝南,雄伟高大。拳谱堂前是太极拳始祖陈王廷铜像和太极拳始祖纪念碑。拳谱堂正面是太极演武图,左右陈列着太极拳械兵器,东西两侧是太极拳套路壁画,大殿正中为八面体拳经碑。拳谱堂东侧山墙上为陈式太极拳大架一路套路动作壁画共75式。西侧山墙上为陈式太极拳小架一路套路动作壁画共72式。拳谱堂前东西两侧是武碑和德碑。东侧为德碑,正面是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大文豪苏轼所书之“德”字,背面内容为陈式太极拳武德论文,包括《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戒章十二禁》、《律则二格》、《学拳须知》等陈氏先辈门规戒律。它规范了练武之人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准则。西侧为武碑,正面是享有“书圣”之称的魏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之“武”字,背面内容为太极拳源流传承大系,它展示着太极拳创建、发展、流传与演变的历史。
拳经碑是一座十分雄伟的八面经幢。碑体高3米,上有双虎托太极石刻,八个立面分别刻录着太极拳始祖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和《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缠丝精论》、《太极拳经谱》、《太极拳正宗论五字妙诀》等太极拳秘笈,均为太极拳理论精髓。
太极拳祖祠后院两侧为东西配殿,主要是太极拳故事壁画展览。东配殿正面壁画为陈王廷、陈申如、陈恂如、陈敬柏、陈继夏、陈长兴、陈有本、陈耕耘、陈秉壬、陈秉奇、陈秉旺、陈仲甡、陈季甡等历代太极拳名家的武林故事。两山壁画内容分别为陈卜《定居常阳村》和《杨露禅学拳》。西配殿正面壁画为历代太极拳名家陈清平、陈垚、陈鑫、陈照丕、陈兰如、陈鸿烈、陈立清的武林故事以及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五大太极拳流派传承故事。两山壁画内容分别为《陈发科授徒》和《陈家沟舞虎》。东西配殿太极拳故事壁画皆由省内名家精心绘制,人物刻画细腻,动作精到传神,情节曲折生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太极拳祖祠祖师堂前耸立着五幢陈家沟人为杨、武、吴、孙、和等五大太极拳流派所立的纪念碑。祖师堂是太极拳祖祠的主要建筑。殿内供奉着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和历代太极拳大师的牌位。大殿正厅神台上端坐着28米高的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塑像,左有陈汝信,右有陈所乐两弟子立身相陪,塑像后面为春、夏、秋、冬四季习武仿古雕屏,在袅袅的香火青烟中,能感受到太极拳始祖的威仪。东西两侧各有两尊塑像。东侧为陈长兴、陈清平,西侧为陈有本、陈鑫。他们都是对太极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代宗师。
太极祖林
太极祖林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10米。内有始祖陈卜墓,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及陈长兴、陈有本、陈发科等历代宗师名人墓和碑记。太极祖林是在群众自愿捐资兴建的基础上,由县政府投资50余万元改建而成的。位于陈家沟村北,紧临太极祖祠。
陈照丕纪念园
始建于1988年,位于东大沟造拳处正南500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
杨露禅学拳处
修复于1990年,距陈照丕纪念园500米,原是清翰林待诏陈德瑚故居,面积294亩。此处为两进院,前院大殿内有陈长兴半身塑像,陈长兴授拳杨露禅塑像,杨露禅与师兄陈耕耘对练塑像;后院有西厢房三间和杨露禅曾住的小瓦房两间,院内新建有杨露禅纪念碑和亭阁各一座。院内花卉芬芳,环境幽雅,确是习拳练武、旅游怀古的好地方。据陈家沟传说,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陈德瑚在河北省广平府永年县开一药店,永年县人杨露禅,少时家贫无业,先在陈氏药店里做杂工,后来被派到陈家种田。当时,著名太极拳师陈长兴正在陈德瑚家开办武学,杨露禅受到练拳的影响,很想学习。但终因劳务繁重,而且身为家仆,故不敢声张,只有趁陈长兴教拳时,悄悄站在一旁观看,然后在夜间伺机到村西沟旁一棵冠盖如伞、平时无人的大皂角树下暗自练习。两年之后,一天夜里杨露禅练拳时,被陈长兴发现,见其不是自己的学生,问他是谁,杨露禅急忙叩拜在陈长兴脚下如实相告。陈长兴很喜欢杨露禅的好学精神,见他平时勤劳,为人诚恳,于是就与陈德瑚商量,准许杨露禅在闲余时间正式学拳。从此,杨露禅拜陈长兴为师,刻苦练功十八年,深得太极拳要领,拳艺大进,成为陈长兴门徒中的佼佼者。在杨露禅学拳处,可以看到当年杨露禅栖身的土屋和窥拳的断壁。后来,人们都说杨露禅是沾了大皂角树的仙气才练成无敌拳手的,于是,当年杨露禅偷偷练拳的古大皂角树下,也成了今天学武之人的习拳处。
东大沟造拳处
位于陈氏祖林正南300米,始于明末清初。长约15公里,南宽北窄,深六七米。这是一个密林幽谷的所在,曲径徘徊,小桥流水,飞鸟和鸣,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当年太极拳始祖陈王廷曾在此演习八卦,研究太极,琢磨招势,创造神拳。
太极拳擂台
太极拳擂台可以承担国内、国际最高级别的太极拳赛事。占地13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3600平方米。擂台呈八方形,外八方边对边86米,内八方边对边54米,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八卦方向开门,运动员可以从八个方向进入赛区。看台座位分红、白两色,自成太极八卦图,可供4000多人观赏比赛。祠前广场祠前广场为到陈家沟寻根、朝圣、祭祖、归宗者和旅游者的活动场所。占地12万平方米。广场南端有戏楼,戏台面阔12米,进深8米,歇山顶,两侧房进深42米各五间,硬山卷棚顶,均用青砖灰瓦建造。广场东西两端有牌坊,均为四柱三楼仿明式建筑。广场东侧为常阳古寺,设正殿、东西配殿、山门,青砖灰瓦建筑。广场西侧为德瑚大药房,屋面为沟连搭式,东西北三面开门高窗挂匾,南为穿堂门及跨院,北为祠前广场西牌坊。
陈家沟演武厅
演武厅是集排练、演练、星级住宿接待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品位、高等级的演武场馆,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其中,中庭36×36米,净高8米,可容纳200人同时演练,设置观摩席四排,可以供数百人同时观摩。
皂角树练拳处
位于陈家沟西沟南端东侧高坡上,面积30×10米。皂角树依坡生长,树根外露,深植于陡坡之上,盘根错节,数株树并生,相互交错缠绕,枝繁叶茂,颇有共生共荣之意。陈家沟近代太极高手,但凡练拳,或单个或结对都喜欢在树下练拳。人得树气,树得人气,树身见长,功夫倍增。渐而,此地即成了“皂角树练拳处”。
陈长兴故居
位于陈家沟村太极中路南段东侧50米,坐北朝南,在太极拳师故居中属于保存比较好的,有上下主房,东西厢房等。庭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建筑为清代风格,占地约600平方米。保护扩建的故居将占地136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总投资100万元。一、二进院为展览区,作原状陈列,三进院为管理用房,跨院为武术教学用房。
怀药四仙阵太极拳速成广场位于陈家沟景区太极南路西侧,与太极八卦迷踪阵相对应。该广场是以“四大怀药”的植物植被为景观的生态园修炼太极拳场所,占地8000平方米。
太极武术馆
位于温县城黄河路东段,东距陈家沟景区9公里。1990年8月开馆。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演武厅2102平方米。
太极拳表
位于温县城古温路与太行路交汇处。建于1993年8月,占地2000平方米,表高20米,底部呈八面形,四根大柱。表正面书“太极拳发祥圣地”,底部有建表纪念碑。
太极园
位于温县城黄河路东段,北至黄河路,东临古温街,建于2004年5月。占地55亩。园区突出太极拳地域文化,园内有大型太极八卦图建筑,深刻揭示了太极拳文化内涵。